17530215057

  • 河南路港起重机有限公司
  • 联系人:张总
  • 17530215057
  • 河南长垣起重工业园区
  • www.lglmd.com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产品知识 >> 架桥机知识

船用伸缩吊的定制化服务是否可行?有哪些成功案例?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点击数:3

在船舶作业场景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,传统标准化船用吊机已难以满足深海平台运维、特殊货物吊装等个性化需求。船用伸缩吊凭借其臂架可伸缩、作业半径灵活、空间占用率低等特性,成为定制化服务的核心载体。本文通过解析技术可行性、成功案例及服务模式创新,揭示定制化服务如何推动船用吊机行业向高精度、高适应性方向演进。

船用伸缩吊的定制化服务是否可行?有哪些成功案例?

一、技术可行性:模块化设计与智能控制的双重支撑

船用伸缩吊的定制化服务并非概念炒作,而是建立在成熟技术体系之上的工程实践。其核心支撑在于两大技术突破:

模块化结构体系

现代船用伸缩吊采用“标准基座+可替换功能模块”设计,例如江苏欧超重工为沙特补给船定制的1.5T6M伸缩吊,通过调整液压缸行程与滑轮组配置,实现工作半径6米时1.5吨、2米时5吨的变幅载荷能力。这种设计使同一基座可适配不同臂长(3-40米)、载重(0.2-80吨)的模块组合,显著缩短定制周期。

智能控制系统集成

针对深海作业的稳定性需求,定制化服务常集成伸缩套管式减摇装置。该装置通过Denavit-Hartenberg方法建立船-吊-物三维动力学模型,实时计算平衡力矩并驱动液压缸补偿摆动。例如,太重集团为加勒比海工程船定制的30吨液压伸缩臂起重机,在6级海况下仍能将吊物摆幅控制在±0.5米内,较传统设备提升60%稳定性。

二、成功案例:从近海补给到深海钻井的全场景覆盖

案例1:沙特补给船——空间优化与效率提升的平衡术

沙特某补给船需在有限甲板空间内实现粮食、备件的高频吊装。欧超重工通过以下定制化设计破解难题:

空间压缩:采用三级伸缩臂结构,收缩状态下总长仅4.2米,较直臂吊节省65%甲板空间;

载荷强化:通过Q690高强钢焊接臂架,在自重2.5吨条件下实现6米半径1.5吨吊装能力;

认证保障:全设备通过CCS船级社认证,关键焊缝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测,确保-20℃低温环境可靠性。

该设备投入使用后,单次补给作业时间从3小时缩短*1.2小时,客户评价其“重新定义了补给船的吊装效率标准”。

案例2:德国钻井平台——深海作业的稳定性革命

德国某钻井平台需在北海海域进行设备更换,传统吊机因抗风浪能力不足导致作业窗口期仅占全年30%。太重集团定制的30吨液压伸缩臂起重机通过三大创新实现突破:

动态调平系统:集成六轴惯性导航与液压伺服阀,在3米/秒横风下仍能保持吊钩垂直度误差<0.3°;

冗余设计:采用双液压泵+双回路控制系统,单泵故障时仍能维持70%额定载荷作业;

防腐工艺:臂架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层,盐雾试验寿命达5000小时,较普通涂层提升3倍。

该设备使平台年**作业天数增加*280天,直接降低运维成本420万美元。

案例3:台湾渔业船——轻量化与多功能性的融合探索

台湾某渔业公司需在24米渔船上实现渔获吊装、设备维修等多场景切换。欧超重工定制的0.5T5M折臂伸缩船吊通过以下设计实现“一机多用”:

折臂结构:水平折叠后高度仅1.8米,不影响渔船上层建筑布局;

无线遥控:配备5G远程操控系统,渔民可在甲板任意位置控制吊机动作;

快速换具:采用欧盟EN13155标准吊钩,5分钟内可完成渔网、冰桶、维修工具的吊具切换。

该设备投入使用后,单航次渔获处理时间减少40%,船东评价其“彻底改变了小型渔船的作业模式”。

三、服务模式创新:从设备交付到全生命周期管理

**企业正将定制化服务延伸*设计、生产、运维全链条:

数字化协同设计

欧超重工建立云端参数化设计平台,客户可通过VR设备实时调整臂长、载重、回转角度等参数,系统自动生成3D模型与应力分析报告。例如,为卡塔尔客户定制0.2T20M伸缩吊时,双方通过平台完成12轮设计迭代,*终方案较初始设计减轻18%自重。

敏捷制造体系

太重集团采用“模块化预制+现场总装”模式,将定制设备生产周期压缩30%。其天津基地配备智能仓储系统,可快速调配2000余种标准件,确保非标订单的交付时效。

预测性维护服务

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吊机载荷、液压压力、结构应变等数据,结合AI算法预测关键部件寿命。例如,欧超为挪威客户提供的5T15M直臂船吊,通过振动频谱分析提前68天预警变幅油缸密封件老化,避免了一起重大设备故障。

船用伸缩吊的定制化服务已从“概念验证”阶段迈向“规模化应用”。从沙特补给船的空间优化,到德国钻井平台的深海稳定作业,再到台湾渔船的多功能集成,成功案例证明:通过模块化设计、智能控制、全生命周期服务等创新,定制化服务不仅能满足个性化需求,更能创造超越标准设备的经济价值。随着数字孪生、增材制造等技术的渗透,未来船用伸缩吊的定制化将向“场景智能适配”“自感知自优化”方向演进,为**船舶工业提供更高效的作业解决方案。